周易算命网

《周易》热与“科学易” 周易是科学吗

7-21心静自然凉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命运字面上意义是指生命的经历。命指生命,运即经验历程。

《周易》热的兴起,最初与科学的发展有关。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不仅冲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科学体系,也冲破了文艺复兴以后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一些曾被抛弃的古代思想似乎又复活了。

东方世界,由于科学发展较晚,还保存着较多的古代思想,于是,人们陆续把眼光转到了东方。
到东方去寻找思想宝藏,一开始并没有集中于《周易》。老庄哲学、甚至一些神秘主义的思想,都曾受到过青睐。后来,人们才能逐渐集中到了《周易》。《周易》的卦画、卦象,以及卦画卦象的组合排列方式,究竟是什么意义?曾引起历代思想家广泛而浓厚的兴趣。人们用现代一些科学成果和《周易》中的论说以及由此衍变的各种图象相比照,颇有相似之处,如那线条优美流畅的阴阳鱼图似乎是互补原理的图解;先天圆图的卦象排列刚好和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相符合。种种七合好象在告诉我们,古人早已知道我们今天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的一切,其奥秘就储存在那些似乎毫无意义,并被认为是神学迷信工具的卦象及各种易图、易说之中。发掘吧!一种无形号召在鼓舞着人们,似乎《周易》这本书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科学宝藏。

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人撰写了许多著作,说明《周易》中早已有了相对论、量子论、计算机原理等等现代伟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但是这些工作,当时当地并未成为热。因为在解放以前的中国大陆,中国传统文化的声誉并不好;而在国际上,其他民族则中有一种说法,比如一些印度学者,他们认为《周易》中已经具有了现代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近几年来,当我偿把工作重心由所谓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自然科学引起了特殊的关注。《周易》与科学的关系也逐渐被子提了出来,但没有成为一种热。《周易》和科学的问题如果局限于学术界,也成不了热。对《周易》的兴趣成了热,原因在于这种兴趣冲出了学术界,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各种社会需要之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养生,一是算命。

人体至今还有许多示知数,这是气功得以流行的现实基础。这些年来,国家安定,经济发展。健康、长寿,是越来越强烈的愿望。而气功正好宣称它可以满足其他医疗手段所不能满足的健康、长寿愿望。但是气功需要理论。气功的理论书虽然很多,经过迂回曲折,最后也找到了《周易》。因为《周易》那没有内容的符号、图象,正好可以使人填充上各种各样的内容。所以,气功流行到哪里,就把《周易》热带到哪里。

比养生更加广泛的社会需要是算命。

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有社会作了安排。前途大体清楚,需要随时预测的成份不多。改革开放政策,把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交给了地方、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的个人也以越来越大的自主性直接面对社会:职业的选择,变幻的市场,旁及升学、恋爱、出国等等,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预测前晶体管 的愿望 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人们就关心起卜筮之祖的《周易》。

气功书很多,为什么特重《周易》?有人回答说,因为《周易》是科学的。算命的方式很多,为什么单找《周易》?有人回答说,因为《周易》的算命是科学的,叫预测学。归根到底一句话,《周易》之所以热,乃是因为《周易》有科学。而且《周易》中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所解释不了的科学。中国人有了《周易》,真是幸运。

有科学作为旗帜,有部分学者在提倡,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在支持,有广泛的社会需要,于是《周易》热就兴起了,成了一股热潮。

当前的情况,使人想起了五、六十年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中,也有人宣称,《周易》中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等。多少年来的经验使我们知道,时兴什么,就有人说《周易》中已经有了什么。

《周易》不象现代人的专着,其中的内容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分经、传两个部分,两部分形成于不贩历史时期。经、传本身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周公作爻辞等等传说,只是,也正是表明了《易经》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到一定时期,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的面貌,于是,经的发展就暂时稳定下来,人们又开始发展出《易传》。学术界已用充分的材料证明,《易传》也不是成于一人一时,而是第期发展的产物。

有人说,《周易》是占卜书。这是指《周易》是早期功能和它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低层次的运用;有人说,《周易》不是占卜书,这是指《周易》较晚期、告别是《易传》形成以后的功能,以及它在社会精神生活中高层次的运用。伴随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是《周易》从经到传的发展,从占卜书到哲学书的发展。

《周易》热与“科学易” 周易是科学吗

在理性的哲学思潮出现以前,社会的精神生活完全笼罩在宗教神学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出现的《易经》,不能不是供占卜用的神学书。

预测未来,是一切时代、一切民言辞的共同愿望。占卜,是向神求教,不是科学预测。向神求教的方式多种多样:祭司或神巫的预言,到神殿里求梦或对梦的解说,以及借助各种道具进行的占卜。《周易》的占卜术,只是那五彩缤纷的占卜术之一。

简单的社会生活,占卜的内容也比较简单,至今年内仍有相当多的人们,只要求占卜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是,不是;行,不行;在《周易》中,就叫作吉,还是凶。简单的答案只需要简单的表示,只用卦象就可以。由于占卜的内容日益增多,八个卦象不够,又重为六十四卦。最后,每一爻也都必须担负表示吉凶的任务。每卦六爻,共384爻,于是384类问题就有了答案。

社会生活日以复杂,人们的要求也日益发展。不仅要知道占卜的结果是吉凶,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吉,为什么凶?这就必须说出一番道理。《易经》中的卦爻辞,就是那些最初步的疲乏理。

虽然神职人员可以把这些道理说成是神意,蛤实际上,它只能来自经验。这就使得那本为说明为何吉凶的卦爻辞,成了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表述,其中包括着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等等内容。这样,《易经》和《圣经》一样,撇开其中的科学内涵,就是我们了解古代世界的窗口。

援引经验,就埋藏着脱离神意的种子。由简单的道理进到复杂的道理,道理就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神意就退居二线了。

在古代文献中,比如《左传》、《国语》记载着不少讲解吉凶的道理,有些道理援引的生活经验已非常复杂。讲道理的人,也各式各样,这些就大大小小的易学家。把他们的道理集中起来,条理,升华,就成了《易传》。

任何语言都是概括。初步的道理已经包含着一般的性质,所以它可以推广,在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经验之上的道理,就具有更高程度的普遍性,于是,《易传》就成了哲学。

《易传》和《易经》一起传了下来,统称《周易》。和《周易》那文字成果一起传下来的,还有那文字之外的、《周易》的形成方式。这方式的基本精神,就是用自己时代的经验材料去解释《易经》。从汉代开始,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些人,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为《周易》(主要的《易经》)作传、作注。这些传、注,主要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时代精神。其中优秀的,就成了重要的哲学文献。如《京房易传》,王弼《周易注》、《程氏易传》等等。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今天。当前所谓科学易派,多认为《周易》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实际上不是《周易》中蕴藏许许多多的科学,而是我们用现代科学注入到《周易》之中。

为什么要有《易传》?就是古人觉得《易经》不够用。《易传》以后,人们为公私不要作易传、易注?因为《易传》也不够用了,不足以说明他们当时的问题。这本是一个简单而又浅显的道理,但是我们有许多同志,却认为《周易》中蕴藏着今天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