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评注》第02章论阴阳生克 阴阳别论篇

2021-07-28 14:36:04别说你无所谓
原文:四时之运,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则四时亦不成矣。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即以木论,木盛于夏,杀于秋,杀者,使发泄于外者藏收内,是杀正所以为生,大易以收敛为性情之实,以兑为万物所说,至哉言乎!譬如人之养生,固以饮食为生,然使时时饮食,而不使稍饥以待将来,人寿其能久乎?是以四时之运,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
 徐注:“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二语,实为至言。有春夏之阳和,而无秋冬之肃杀,则四时汪成;有印劫之生扶,而无煞食之克泄,则命理不成。故生扶与克泄,在命理之用,并无二致,归于中和而已。
 原文:然以五行而统论之,则水木相生,金木相克。以五行之阴阳而分配之,则生克之中,又有异同。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煞也。印绶之中,偏正相似,生克之殊,可置勿论;而相克之内,一官一煞,淑慝判然,其理不可不细详也。
 徐注:阴阳配合,与磁电之性相似。阳遇阳、阴遇阴则相拒,七煞枭印是也;阳遇阴、阴遇阳则相吸,财官印是也。印为生我,财为我克,或偏或正,气势虽有纯杂之殊,用法尚无大异。官煞,克我者也,淑慝回殊,不可不辨。比劫,同气也,食伤,我生者也,则又以同性为纯,异性为杂。纯杂之分关于用之强弱,此为研究命理者所不可不知也。
 原文:即以甲乙庚辛言之。甲者,阳木也,木之生气也;乙者,阴木也,木之形质也。庚者,阳金也,秋天肃杀之气也;辛者,阴金也,人间五金之质也。木之生气,寄于木而行于天,故逢秋天为官,而乙则反是,庚官而辛杀也。又以丙丁庚辛言之。丙者,阳火也,融和之气也;丁者,阴火也,薪传之火也。秋天肃杀之气,逢阳和而克去,而人间之金,不畏阳和,此庚以丙为杀,而辛以丙为官也。人间金铁之质,逢薪传之火而立化,而肃杀之气,不畏薪传之火。此所以辛以丁为杀,而庚以丁为官也。即此以推,而余者以相克可知矣。
 徐注:此论官煞之大概也。然以乙为木之形质,辛为人间五金之质,丁为薪传之火,似未尽合。十干即五行,皆天行之气也。就气而分阴阳,岂有形质可言?譬如男女人之阴阳也,而男之中有阳刚急燥,有阴沉柔懦,女之中亦然,性质不同也。取譬之词,学者切勿执着。五行宜忌,全在配合,四时之宜忌,又各不同。
 《子平真诠评注》目录
 1、子平真诠评注序
 2、凡例
 3、第01章论十干十二支
 4、第02章论阴阳生克
 5、第03章论阴阳生死
 6、第04章论十干配合性情
 7、第05章论十干合而不合
 8、第06章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
 9、第07章论刑冲会合解法
 10、第08章论用神
 11、第09章论用神成败救应
 12、第10章论用神变化
 13、第11章论用神纯杂
 14、第12章论用神格局高低
 15、第13章论用神因成得败因败得成
 16、第14章论用神配气候得失
 17、第15章论相神紧要
 18、第16章论杂气如何取用
 19、第17章论墓库刑冲之说
 20、第18章 论四吉神能破格
 21、第19章 论四凶神能成格
 22、第20章论生克先后分吉凶
 23、第21章论星辰无关格局
 24、第22章论外格用舍
 25、第23章论宫分用神配六亲
 26、第24章论妻子
 27、第25章论行运
 28、第26章论行运成格变格
 29、第27章论喜忌干支有别
 30、第28章论支中喜忌逢运透清
 31、第29章论时说拘泥格局
 32、第30章论时说以讹传讹
 33、第31章论正官
 34、第32章论正官取运
 35、第33章论财
 36、第34章论财取运
 37、第35章论印绶
 38、第36章论印绶取运
 39、第37章论食神
 40、第38章论食神取运
 41、第39章论偏官
 42、第40章论偏官取运
 43、第41章论伤官
 44、第42章论伤官取运
 45、第43章论阳刃
《子平真诠评注》第02章论阴阳生克 阴阳别论篇
 46、第44章论阳刃取运
 47、第45章论建禄月劫
 48、第46章论建禄月劫取运
 49、第47章论杂格
 50、第48章附论杂格取运
 51、后记命理书籍点评

猜你喜欢

  • 子平八字之论用神体性 子平八字

    子平八字之论用神体性 子平八字

    [原文]《子平真诠》日: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词句含混专求月令者,言察月令之气。而占其宜忌,格局分而后可以定用神。《明通赋》云:以月支为首,分四时而提起五行消息。言提起言消息可见从月令推测用神,并非月令之支、即是用神。譬如甲木生于酉月,秋金当旺,为正官格。秋木为体,木被金克以才生官,抑以印化官,才与印乃是用神。乙木生于酉月,偏官格,以食伤制

  • 《子平真诠本义》目录 子平真诠实例

    《子平真诠本义》目录 子平真诠实例

    《子平真诠本义》目录《子平真诠本义》1 《子平真诠本义》2 《子平真诠本义》3 《子平真诠本义》4 《子平真诠本义》5 《子平真诠本义》6 《子平真诠本义》7 《子平真诠本义》8 《子平真诠本义》9 《子平真诠本义》10 《子平真诠

  • 《子平真诠本义》14 子平真诠详解

    《子平真诠本义》14 子平真诠详解

    《子平真诠本义》14十五、论阳刃格原文:阳刃者,劫我正财之神,乃正财之七杀也。禄前一位,惟五阳有之,故为阳刃。不曰劫而曰刃,劫之甚也。解读:所谓阳刃,就是克正财之字,在天干叫比劫,在地支叫阳刃,也可以说是正财的七杀。凡五行

  • 《子平真诠本义》4 神峰通考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本义》4 神峰通考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本义》4原文:财官印食,四吉神也,然用之不当,亦能破格。解读:正、偏财,正、偏印,正官、食神,这是四个吉神,在取用定格时都要予以保护性使用。然而,当它们数量太多或不在月令又没有充当用神或喜神的角色时,则往往也能

  • 《子平真诠评注》第02章论阴阳生克 阴阳别论篇

    《子平真诠评注》第02章论阴阳生克 阴阳别论篇

    原文:四时之运,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则四时亦不成矣。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即以

  • 《子平真诠评注》第41章论伤官 三命通会论伤官举例

    《子平真诠评注》第41章论伤官 三命通会论伤官举例

    原文:伤官虽非吉神,实为秀气,故文人学士,多于伤官格内得之。而夏木见水,冬金见火,则又为秀之尤秀者也。其中格局比他格多,变化尤多,在查其气候,量其强弱,审其喜忌,观其纯杂,微之又微,不可执也。 徐注:伤官食神,因为泄其秀

  • 《子平真诠评注》第27章论喜忌干支有别 子平真诠评注论伤官

    《子平真诠评注》第27章论喜忌干支有别 子平真诠评注论伤官

    原文:命中喜忌,虽支干俱有,而干主天,动而有为,支主地,静以待用,且干主一而支藏多,为福为祸,安不得殊? 徐注:两干不并行,两支亦不并行,前于行运节曾言之。运以方为重,即地支之方也,如寅卯辰东方,巳午未南方,申酉戌西方,

  • 《子平真诠评注》第20章论生克先后分吉凶 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

    《子平真诠评注》第20章论生克先后分吉凶 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

    原文:月令用神,配以四柱,固有每字之生克以分吉凶,然有同此生克,而先后之间,遂分吉凶者,尤谈命之奥也。 徐注:先后地位,最为紧要,有同此八个字,而在此为吉,在彼为凶,在此可用,在彼不可用者,贫富、贵贱、寿夭截然不同。此中

  • 《子平真诠评注》第44章论阳刃取运 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

    《子平真诠评注》第44章论阳刃取运 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

    原文:阳刃用官,则运喜助官,然命中官星根深,则印绶比劫之方,反为美运,但不喜伤食合官耳。 徐注:阳刃格最简单,盖月令阳刃而日元旺,非用官煞克之,即用食伤泄之,阳刃逢财,非食伤通关不可,是其关键在食伤也(逢印劫为专旺除外)

  • 《子平真诠评注》第22章论外格用舍 子平真诠评注下载

    《子平真诠评注》第22章论外格用舍 子平真诠评注下载

    原文:八字用神既专主月令,何以又有外格乎?外格者,盖因月令无用,权而用之,故曰外格也。 徐注:此篇议论,似未明显。盖本书以月令为经,用神为纬,用神者,全局之枢纽也。月令之神,不能为全局枢纽,则不得不向别位干支取用。用虽别

  • 第20章论格局高低 论时说拘泥格局

    第20章论格局高低 论时说拘泥格局

    第20章论格局高低作为职业预测者,笔者常遇到一些人问起诸如此类的问题:你看我到底有多大的财?你看我能做多大的官?你看我的最终学历有多高?凡此种种,所涉及的实际都是格局高低问题。下面谈一些常规的判断技巧。一、单纯从八字判断格

  • 第02章传统命理的部分思考 易经算命

    第02章传统命理的部分思考 易经算命

    第02章传统命理的部分思考一、年命纳音六十花甲子,各有对应的纳音取象,称为年命纳音。如海中金、炉中火即是。对于纳音在实际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践体会到,纳音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一个海中金命,其命局组合起来足有成千上万个,

  •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系辞上传第二章翻译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系辞上传第二章翻译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

  • 《中庸》第四章 中庸一共多少章

    《中庸》第四章 中庸一共多少章

    《中庸》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

  • 子平真诠论阴阳生死 子平真诠论印绶

    子平真诠论阴阳生死 子平真诠论印绶

    《子平真诠》是清乾隆进士沈孝瞻著,该书以月令用神为经,以诸神为纬,特别是对用神成败,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等的解析,见解独到。本篇是第三章论阴阳生死。五行干支之说,已详论于干支篇。干动而不息,支静而有常。以每干流行

  • 子平真诠论十干十二支 出生年月日五行查询表

    子平真诠论十干十二支 出生年月日五行查询表

    《子平真诠》是清乾隆进士沈孝瞻著,该书以月令用神为经,以诸神为纬,特别是对用神成败,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等的解析,见解独到。本篇是第一章论十天干十二支。01-1:天地之间,一气而己。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